“碳、氮循环与温室气体减排”-2012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结业

      由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资助J1221019),我所承办的“碳、氮循环与温室气体减排”—2012研究生暑期学校于201291020日在我校举行。此次暑期学校为教育部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创新平台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第一个平台项目,由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潘根兴教授为项目负责人,本所郑聚锋博士为第一执行人。

    为了减缓气候变化的共同责任,加强农业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与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开发低碳(强度)技术和途径,培养减缓气候变化相关研究、管理、咨询和推广人才,加强“碳、氮循环与温室气体减排”研究生教育对于我国经济转型和低碳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所一直从事农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与温室气体排放研究,发展形成了涵盖土壤碳固定过程和机制、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农业生产碳足迹评估、农业系统碳管理与低碳农业技术体系的多学科研究框架,并参与IPCC AR4AR5、国家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国气候与环境:2012》、国家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等有关报告的编撰,在国内外农业与气候变化领域具有研究生培养和学术研究的较大影响。

为了推动全国高校资源环境领域专业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研究生教育和研究,2011年,在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司全国研究生教育创新平台建设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规划中提议审办“碳氮循环与温室气体”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得到了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举办土壤碳氮循环及温室气体气体减排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是充分利用全国相关专业领域的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通过引进国外智力,吸取国内外高水平研究成果,为全国的相关专业研究生提供一个关于农业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宽泛领域的系统和深入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接触本领域前沿和高水平研究的窗口,以推进提高我国本领域研究生教学和科研水平,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国内外、校内外交流与合作,拓宽研究生的科研思路和学术视野、推进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并促进温室气体与减缓气候变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暑期学校报名人员众多,经过遴选,总共录取115名学员,其中大部分来自普通高校,占总人数的89.5%,(其中985211高校学员53名,占普通高校的46.1%),科研单位11.5%,从地域分布来看,来自西部12名学员,占总比例的10.4%,其它地区103名,占总人数的89.6%;从学员的学历构成来看,博士32人,硕士69人,本科生2人,青年教师及青年科技工作者12名; 从学员所在单位构成来看,分别来自全国30个科研院所,其中高校21所,科研单位9个,学员在单位和地域分布上有较强的代表性。

1 暑期学校学员构成信息表

学员结构

人数

比例(%

单位构成

人数

比例(%

地域构成

人数

比例(%

本科生

2

1.8

普通高校

103

89.5

西部学员

12

10.4

硕士生

69

60.0

科研单位

12

11.5

博士生

32

27.8

合计

115

100%

非西部学员

103

89.6

青年教师

12

10.4

211高校

62

53.9

合计

115

100%

211985高校

53

46.1

合计

115

100%

合计



 

本次暑期学校共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18人,包括著名土壤学家、农业资源与环境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研究员,著名气候变化专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持续发展研究所林而达研究员等百忙中欣然应邀前来授课;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蔡祖聪教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广胜研究员和南京农业大学邹建文教授)受邀前来授课。前来讲课的还有一批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包括国务院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潘根兴教授,复旦大学生态学国家重点学科方长明教授等,作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重点实验室的著名作物栽培和作物生态学家丁艳锋教授等。出席暑期学校的还有数位国际专家,包括著名土壤腐殖质学家、意大利Naples Federico II 大学Alessandro Piccolo教授,著名生物质炭科学技术专家、国际生物质炭协会副主席、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生物质炭与绿色农业中心兼职教授Stephen Joseph博士。本次暑期学校还吸纳了几位学有初成的青年学者作其研究领域的进展报告,例如,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UNESCO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副主任曹建华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教育部山地生态系统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黄志群博士,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土壤系助理教师、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引进人才Jorge Paz-Ferrerio博士和美国Colorado大学访问学者、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程琨博士等。

   在专家组成中,国外专家5人,中国专家1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1人,省级特聘专家7人;从年龄来看,专家中低于所35周岁4人,低于45周岁的青年专家6人。   共作了22场专家专题报告和讲座,内容涉及碳、氮循环与温室气体排放领域的前沿问题,每个专题授课时间为1.5~2小时,部分专家还超量完成上课任务,课后学员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时间为0.5~1小时,在专题报告中,学员们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报告的基本情况如下(课程时间表附下):

中国科学院赵其国院士做了本次暑期学校的最后一个题为“ 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及我国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及其技术体系”的专题报告,赵其国院士以其多年的工作积累,为学员讲解了两个小时精彩内容,报告中就农业发展的形势与国家需求、高值农业的内涵、高值农业发展的五大科技理论路线图、四项关键共性技术的建立、 十个地区典型模式及其技术体系开发、三类产业化体系建设等方面从理论和应用层面为学员勾勒了一幅发展高值农业的宏伟蓝图,指出未来的农业发展趋势在于对农产品深加工,提升地力(中低产田),大力发展高值农业,赵其国院士深情讲解饱含了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热情、责任感和使命感及对年轻人的激励。

中国农业科学院林而达研究员做了关于气候变化下的粮食安全问题、中国农业温室气体减排与碳市场两个专题报告,介绍了目前科学界行动的七大领域,指出未来气候变化下粮食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农业具有较高的固碳潜力,在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兴的碳市场领域农业减排项目具有较大潜力,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有关碳计量方法学的编制工作,林而达研究员做的专题报告尤其是碳计量方法学的介绍,是具有很强的方向指引性的,他指明了今后一段时间的任务和责任,赋予新的服务领域和新的服务内容,同时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职业选择的机会,例如碳贸易和碳计量等。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教授做了气候变化与水稻革新的专题报告,从大量的试验数据对气候变化影响下,水稻种植的应对措施,指出水稻品种的革新是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进一步指出应改在水稻新品种研究基础上加强开展有关土壤温室气体方面的研究工作。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科带头人潘根兴教授作了气候变化、影响与减缓的专题报告,潘根兴教授以大量文献数据,指出目前气候变化的事实、根源以及气候变化对农业及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其团队的研究重点阐述了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地位与作用,并提出了加强碳管理的途径,课后学员们围绕如何增加土壤碳库的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来自意大利Naples Federico II 大学农业化学系的著名有机质专家Piccolo A教授及其团队成员Pierluigi MazzeiAntonio Nebbioso博士分别就腐殖质特性、腐殖质组学及核磁共振技术在腐殖质研究中应用为学员做了精辟讲解,Piccolo A 教授还就当前腐殖质研究的前沿问题进行了诠释: 从微观上看,腐殖质结构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从宏观来看,腐殖质化学与功能成为当前有机质研究的新方向。

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方长明教授就土壤碳过程与全球变化和土壤呼吸的测定方法为学员做了两个专题报告,方长明教授对全变暖下土壤有机碳的降解动态、土壤呼吸的不同测定方法都一一做了详细剖析。方长明教授在报告中指出,有机碳分解动态的对温度敏感性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比如温度敏感性指标的选择还存在很大的缺陷;此外,方教授还指出在土壤呼吸测定方法上,都有其优缺点,因此,不同结果的比较首先要注意方法的选择。课后学员普遍反映本专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试验技术的选择上受到很大启发。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气象局特聘专家周广胜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特聘专家蔡祖聪教授及南京农业大学邹建文教授分别题为“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观测研究; 陆地碳收支模拟及不确定性分析”、“土壤-农田氮循环研究”、“农田温室气体同步原位观测方法学基础”的精彩专题报告,三位专家均从自身的研究领域出发,对于碳氮循环及温室气体研究的基础和前沿工作做了精彩介绍,既有包括了基础的理论、又有各位专家实践,比如对于陆地生态系统的研究,要把握好研究尺度,研究手段要多样化:例如模型手段、GIS、卫星遥感等,在谈到今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趋势时,周广胜研究员说一是碳潜力适应性,二是碳管理;在介绍农田温室气体研究时,邹建文教授重点谈到了他的研究成果对IPCC方法学贡献:中国稻田N2O的排放因子的估算,这一结果被IPCC所接受;蔡祖聪教授在谈到农田氮素的问题时,全面系统的总结了农田氮素转化的10个过程,其中硝化和反硝化是影响农田氮素利用率的关键,他进一步指出提高氮素利用率是解决农田氮素损失和氮素污染的关键。三位专家精彩讲解使学员尤其是刚涉足该领域的学员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

沈阳农业大学汪景宽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特聘专家黄志群教授及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曹建华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东北黑土地区耕地有机碳演变与粮食生产” 、“细根周转与碳循环”及“岩溶作用与碳循环”的专题报告,三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视角介绍了在我国典型区域(东北黑土区、岩溶地区、林地土壤)碳循环研究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

   还专门组织学员参观考察了东道主在江苏省常熟市建设的“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野外试验观测系统,南京农业大学农业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张旭辉博士为学员就试验基地的建立背景、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及基地的运转情况作了详细的介绍,田娘公司总经理王强为学员介绍了公司进行的低碳农业探索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情况。通过实地考察,学员们对气候变化对农业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及其监测和分析有了更直观的理解,特别是不同气候变化情景(尤其是各种如何升温、如何增加环境的CO2等)对农业生产的不同影响。不少学员还向基地负责人咨询了基地的各种设备的用途、水稻品种选择和种植方式等问题。这以活动有助于学员进一步理解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实际的关联性和研究的紧迫性。

    在闭幕式前进行了考核,考核方式以闭卷的形式进行,考核内容主要是与课程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题知识,主要检验学员对讲座的理解和思考成效,从答卷的实际情况来看,基本达到预期目标,大部分同学得到B等级,少部分得到A等级,并以此为依据评选优秀学员。本次暑期学校设立优秀学员奖和西部学员特别资助,康凌云(中国农业大学)、芮志鹏(南京农业大学)、司友涛(福建师范大学)和王效琴(西北农林大学)等学员获得优秀学员奖;并对申请的部分西部学员进行了补贴资助,在闭幕式上颁发。

  本次暑期学校的召开,无论是对于刚刚步入该研究领域的新的学员,还是目前正在从事相关研究的学员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经过10天的学习,学员们领略了在碳氮循环研究领域中各位著名专家学者的风采,从本次各位专家提供的学术大餐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受到了很好的启迪。本次暑期学校学员反映学习知识丰富,大多数专家讲课生动,前沿性强,同时也包含技术性和实用性讲座。知识密集,气氛轻松,交流活跃,收获良多。在学员们的建议下,为参加本次暑期学校的学员建立了一个qq群,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学员们学习期间和结业后均可以在此平台上相关有兴趣的话题随时进行讨论;

    国务院学位办欧百钢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局田起宏副处长专程来宁参加本次暑期学校的开班仪式,欧百钢处长为学员做了一场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动态的报告,介绍了教育部对于研究生教育创新平台建设的举措,肯定了研究生暑期学校对于提升全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巨大作用,并就研究生教育当前的发展态势、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质量监管方向进行了生动的讲演,大大地激励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田处长在讲话中介绍了国家基金委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资助计划,并强调研究生暑期学校是基础人才培养计划的一部分,国家基金委将稳定支持暑期学校这样的平台计划。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峰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罗英姿教授和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徐国华教授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殷切希望学员在暑期学校学有所长,事业有成。南京农业大学科研院副院长陈魏、重大项目处处长俞建飞也出席了开幕式。

在结业典礼典礼上,学员与主办方领导和专家进行了对话,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罗英姿、资环学院院长徐国华教授和项目负责人潘根兴教授就学员感兴趣的问题与学员进行了亲切交流。学员对话的问题包括南京农业大学直博的条件,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政策和待遇,博士毕业的条件等,气氛活跃,别开生面。罗院长与徐院长分别就学员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答复,并希望大家以此培训为契机,前来学校深造或者交流,共同为中国的科学事业作出贡献。

当然,此次暑期学校 也存在一些问题。(1)从本项目批准承办到组织实施,时间较为仓促,经与各位专家沟通,暑期学校举办的时间最终确定在9月中旬,而未能安排在暑假期间;(2)开课前部分专家在时间上和人员上出现变动,从而给课程安排带来了一定的难度;(3)从课程安排和构成体系来看,本次暑期学校主要以专题报告加讨论的形式开展,虽然涉及面较广,但课程的系统性有待于提高;(4)因报告较多,课后时间讨论较紧,有学员反映学员间互相交流的时间较少,希望今后能增加学员之间的互动时间。


 



| 发布时间:2012-10-16    查看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