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根兴,1958年10月生,博士,南京农业大学二级教授。1982年毕业于现浙江大学(原浙江农业大学),1988年在南京农业大学获土壤学专业博士学位,1992-1994,江苏省东海县科技副县长;1995-1999,南京农业大学科技处长。2000年和2003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作访问研究学者,1993年晋升教授,1988年以来一直在南京农业大学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现任土壤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农业部部批)所长,国务院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召集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全国委员会(CNC-IGBP)第四届委员,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国家绿色能源计划技术专家,全球农业减排联盟中国专家委员会成员,曾任中国科协联合国环境事物咨商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28届固体废弃物处理科学大会(美国费城,2013)科学委员会委员,国际土壤有机质动态学术研讨会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UNESCO -SCOPE土壤有机质效应国际对比项目亚洲案例研究主笔,国际生物质炭生产-检测-应用培训班主席。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学术委员,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温室气体清单工作组湿地补充文本-有机土壤组共同召集人;联合国环境署Mitigation Gap(2013)通讯作者,欧盟生物质炭全欧交流计划外籍咨询专家,欧盟EU SoilTrEC全欧项目国际顾问,欧盟土壤有机质过程与功能(SOM-KEY)交流计划国际专家等。第2 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农业部分主笔,《中国气候与环境:2012》科学评估报告农业部分主笔;国家气候变化专项规划农业部分主笔;科技部“863”计划农业与气候变化战略咨询报告农业部分主笔。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编委, BioActivity in Agriculture编委,《中国农业科学》栏目主审,《地球与环境》副主编,《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常务编委,《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生态环境学报》、《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和《土壤通报》等刊物编委。
主要从事生命元素土壤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及其与生态和环境关系研究,近年来专攻土壤有机质(碳)与农业及气候变化研究,在农业土壤有机质碳库与演变研究、水稻土有机质(碳)固定及其稳定性、农业生物质炭科学与技术及稻田重金属治理与食物安全等方面有较深入和系统的工作。通过上述重要研究项目的工作,阐明了我国农业土壤有机质碳库及其变化特点,评估了农业土壤有机质固碳对于减排的贡献,提出了稻田土壤有机质碳固定、保护与微生物活性和生产力协同稳定的理论,揭示了土壤有机质对耕地粮食生产力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为我国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粮食安全与固碳减排双嬴提供了科学依据;揭示了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的问题和趋势以及食物安全态势,提出来稻田重金属治理新方向和新技术,为我国农业低碳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战略依据和技术发展建议。先后主持的相关项目有:
① 财政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技术研究”(200903003)(2009-2013,2861万元)
② 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稻田土壤有机质(碳)固定与稳定化过程与机制:土壤-作物-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2009-1012, 170万元)
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大项目“中国水稻土有机质(碳)固定容量及其机理的研究:多尺度统计与地下部微观过程”(2008-2010, 120万元)
④ 教育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中国农田土壤有机质(碳)演变及其调控机理”(2008-2010, 100万元)
⑤ 中国科协咨商项目“中国农业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2008-2009,18万元)
⑥ 农业部财政项目“农业土壤碳汇评估”,2009-2010,50万元
⑦ 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田固碳减排试验示范”共性课题:土壤固碳与减排潜力评价. 103万元,2008-2010。
还主要参加 “中日韩A3前瞻计划”国际合作项目“东亚区域碳汇动态(2007-2009)(方精云院士主持)”,中德土壤环境合作交流项目(DFG, 2002-2004)和美国Kearney基金会“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ssessment of soil organic carbon in native and irrigated cropland soils in California”(2003-2005, 16万美元)等。2007年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2),2003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1999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1)。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已发表论文100多篇, 其中SCI收录论文50多篇,其中在本领域顶尖刊物发表8篇。著有《地球表层系统土壤学》(地质出版社2000.2002年被评为全国研究生推荐教材)。国际权威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 Agriculture, Ecosystem and Environment”、“Geoderma”、“Agricultural Science”、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评审专家。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2和第13届气候变化大会、联合国非政府组织理事会60周年大会(纽约, 2007)。
发起和主持香山科学会议3次,国家基金委学科前沿会议1次,组织和举办第四次国际土壤有机质大会、生物质炭与绿色农业等国际学术会议4次,发起和举办国际生物质炭培训班2次,在世界土壤学联合会第18届大会(18th WCSS)、国际土壤有机质大会、美国Duke大学、Ohio大学和意大利Naples大学等会议和大学作主旨报告、特邀报告等十数次,在国外学术界具有较大影响和地位。
国外专著:
(1)Pedogenetic carbonates of China Soils and global change, CRC, 1999;
(2) Developing Human Health-related Chemical Guidelines for Reclaimed Waster and Sewage Sludge Applications in Agriculture.UniversityofCaliforniaRiverside,USA. 2002.
(3) Carbon footprint of Crop produc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for GHGs reduction in agriculture in agriculture industries ofChina. Springer Verlag, 2013, in press;
(4) Soil organic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and the co-benefits inChina’s cropland. CRC, Raton Bosca, USA.2013;
(5) Managing soil organic carbon for multiple benefits case studies – positive exemplars. SCOPE Rapid Assessment Project on Benefits of Soil Carbon. 2013, in press.
国际和国家科技咨询与报告
(1) 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七章:全球农业温室气体减排部分,2007;通讯作者
(2) 国家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十二五”学科发展战略-土壤学报告编写,2010年;召集人;
(3) 科技部“十二五”“863”农业生境领域-农业固碳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2012年。主持
(4) 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国家基金委员会“1万个科学难题-土壤学难题,2011年;主持
(5)《中国气候与环境:2012》(秦大河院士主持)农业固碳减排部分,2013年;主笔
(6)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农林业部分,2012年;合作编者
(7) 联合国环境署,Mitigation Gap, Chapter 5, Production sector.农业部分,通讯作者,2013;
(8)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温室气体清单:2006补充文本湿地有机土壤,2014.共同召集人
(9) Guideline for the safe use of wastewater, excreta and grey water, Volume 4. Excreta and Grey water use in agricultur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6. 合作者
2008年以来,分别就“中国农田土壤固碳减排值得重视,急待国家扶持”、“农业废弃物生物质炭化及产业化建议”、“农业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战略”和“正视环境污染,引导公众环境意识”等战略咨询报告,由新华社作为国内动态呈送国家领导人,多获得批示。
联系方式:
Tel(Fax):025 8439 6027(O)
Email:pangenxing@aliyu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