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炭化还田:为生态农业创造新未来

2019年10月23、24日,主要由亚洲开发银行、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投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随行的中外媒体代表团组成的考察团赴内蒙古科右前旗考察三聚环保秸秆炭化还田改土培肥项目实施情况。

科右前旗副旗长李建民代表旗政府在致辞中指出, 秸秆炭化还田改土培肥项目在科右前旗落地,给当地的农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改变,有效的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为推动解决当地秸秆焚烧,改善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名为Biochar(生物质炭)的技术是由南京农业大学(NAU)的潘根兴教授发现,由位于乌兰浩特的爱放牧生物质有限公司的工业生产装置生产。潘根兴教授告诉中外媒体代表团,中国目前正在生产生物质炭基肥料,秸秆炭化后与肥料复合使用。中国东北地区的稻农将收集的秸秆制成颗粒,销售给爱放牧并加工成有机炭肥。通过爱放牧工厂的无氧加热系统处理的有机肥料能够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同时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

在考察期间,潘根兴教授作了《Why Biochar Fertilizer:Soils with Smart Carbon》的专题报告,并与大家分享了生物质炭的最新研究成果。三聚绿能总经理杨德胜分享了秸秆炭化还田项目在全国范围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在解释生物质炭和炭基肥作用机理时,潘根兴教授说,秸秆炭化还田循环利用,有效避免了露天焚烧秸秆造成的空气污染,有助于改善项目区的空气质量。因为生物质炭可以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生物质炭基肥越来越受到关注。农业地区和国家,特别是巴基斯坦,可以从秸秆生物质利用中受益,进一步提高其农产品特别是稻米的产量。

潘根兴教授认为,施用生物质炭基肥料还可以缓解土壤硬化问题,减少化肥造成的破坏,从而提高农田产量。他说:“生物质炭基肥促进作物营养吸收,除了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外,它还有促进全球粮食生产、节约土地和环境的巨大潜力。”生产生物质炭的原材料,包括植物残体、木屑、有机废物和家禽粪便,随处可见。潘根兴表示,他曾访问巴基斯坦,并于2014年在费萨尔巴德就秸秆生物质利用及其对土壤和环境的积极影响发表了演讲。考察时,随行的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特邀记者阿斯加尔也采访了潘根兴教授,并在考察结束后报道了此次考察秸秆炭化还田与改土培肥技术实践及对巴基斯坦农业生产的启示。文章发表在巴基斯坦发行量最大的英文报纸《The News》上。

在考察期间,该代表团对生物质炭基肥料的生产工艺有了大致了解,并考察了玉米等农作物秸秆转化为肥料及其他副产品的神奇过程。还考察了炭化车间、炭基肥生产车间、水肥药一体化车间、阳光大棚有机生态示范园,品尝了炭基肥示范区的多种富碳水果,感受了秸创新技术带来的绿色农业全新成果。并观摩了三聚环保扶贫造粒车间,现场考察秸秆收集、造粒全过程。



“这次调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秸秆没有被焚烧(无燃烧),没有污染物(无污染),没有二氧化碳产生(无排放)。”亚洲开发银行交流局高级环境顾问Yun Zhou告诉我们,“一些国家和地区可以借鉴中国的经验,在化学肥料和其他常规肥料的基础上引进这种肥料。她说,生物质炭基肥对土壤更友好,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提高农业产量。”

据陪同媒体代表团访问的亚洲开发银行交流局主任交流专员卡伦·莱恩介绍,两个由亚行资助的同类项目正在建设中,计划明年初投入使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和辽宁省康平县的两个项目获得了1.5亿元的贷款,这两个项目的产能各为5万吨。她说,亚开行正在为中国提供贷款支持,以减少碳排放,并向绿色经济转型,这对区域和全世界都是有利的。

在该地区的一些农民告诉代表团,生物质炭基肥因其效益和市场需求日益增加而越来越受欢迎。他们补充说,尽管炭基肥的成本比化肥高,但依然选择改用炭基肥。因为炭基肥不仅有助于提高单位产量,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土壤改良。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一根小小的秸秆,牵动无数人的心。秸秆炭化还田技术的新发展不仅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还为农业绿色、生态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创造了生态农业的新未来。

| 发布时间:2019-11-01    查看次数: